English

下课是个“套”

2000-03-28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外籍教练和外籍球员的数量和质量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水平发展情况的标准。曾经有人说如果我们甲A像日本J联赛开始阶段那样,90%的主教练都是外国人,那么我们的足球水平也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这话有点儿偏激,但有它的道理。

外教“下课”由头多

本赛季甲A几乎达到了这个标准,14支球队中有9名外籍主教练,其中由于上赛季桑特拉奇取得成功的原因,来自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的外籍教练占到6位。但是,在这些主教练的帅位还没有坐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人听到“下课”声,一些媒体上已经对某些主教练进行下课倒计时。都说中国足球有点儿急功近利,但是刚上课就让人家下课,这真是有点儿太急了!

让一名教练下课,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他的水平不行,带队成绩不理想。本赛季我们请来的外籍教练水平究竟怎么样呢?反正9个人来头都不小,名气大的桑特拉奇、内波姆尼奇带队进过世界杯前八,名气小的米罗西、塔瓦雷斯在中国足坛闯荡之后已经小有名气。其实不管一名教练名头有多大,水平有多高,让他一夜之间点石成金都不可能,他需要时间来了解球队,需要时间让球员来领会自己的东西。即使是一个赛季的时间也嫌短了,因为被对手了解之后的第二个赛季,才是对教练的真正考验。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就不能给教练一段时间呢?为什么一位执教比咱们水平高的国字号球队的教练刚带队打了一场比赛之后,就会听到下课声呢?

说白一点,有些是教练员自身的问题,有些则是俱乐部以及环境的问题,同样是搞中国足球,有些人的动机并不纯。我们有些人做事爱走极端,一限制就处处限制,不限制则处处放任。花一大笔钱请来一位有一定号召力的外教,“钱是我出的,你是给我打工的”,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从俱乐部到球队,甚至是具体的战术和用人都要插手,这就是给外籍教练添乱;或者把外教捧上天,什么都不管,听之任之,结果让他飘飘然起来。外籍教练也是一名普通的人,在原来他所处的比较正规的职业化氛围中,一切按规律办事,他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取得成功,这也成为现在他们能够来中国的资本。而当他们再处在我们这个并不太正规的环境之中,一切再按原来的办已经不太可能,转变不好就很容易就找不着北。现在的这些外籍教练中,据说国安的乔利奇、海牛的奥斯托杰奇,包括申花的彼德洛维奇日子都不好过,怪谁?

“下课”套住了谁?

不过这种还不算过分,最过分的可能是有些人请外籍教练根本就是为了让他下课,这是一种转移矛盾的做法。球队成绩不好,也许问题是出在俱乐部或者球队内部,但有人存的却可能是另外一种想法:都说南斯拉夫教练好,那么我现在给你把南斯拉夫的好教练请来了,但我们的成绩还是没有起色,这不能怪我吧?因为你们说这么好,我就是按这么做的。在转移矛盾的同时,有些俱乐部应该还存在着赌博的念头,也许这名外教能给球队带来好成绩。钱已经花了,能这样最好,不能这样反正早就准备着让他下课。下课以后再请国内教练就行了,甚至这时候就早早已经有了国内教练的人选。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联赛每个赛季的最后,需要保级的球队基本上都会请国内教练,也有不少国内教练被冠以“救火队长”的名号,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在这种时候,下课的含义又一次发生了改变,它从一开始根本就是一个“套”。这个套里首当其冲的是外籍教练,请你来可以造造声势,表明俱乐部和球队积极纳贤;成绩好了是俱乐部慧眼识人,成绩不好是外教无能。这个套套住的另外一部分是球迷,球迷对球队不满的呼声越来越强的时候,俱乐部通过让外教下课就可以将危机化解。当我们很有激情地喊着“某某,下课!”并亲眼看着它实现的时候,或许正是按照这个套的原定计划在进行着,尽管这很可笑,但是相信这个套会继续存在下去。

在整个下课的过程中,俱乐部因为转移了矛盾而满足,球迷因为目标实现而满足,外教因为拿到了高额的薪水而满足。有没有吃亏的呢?除了继续在不健康环境中生存的中国足球外,还有中国足球的支持者与消费者——球迷自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